证券时报头版评论:新股首日涨幅创新低 能否倒逼估值下调?
新股致远互联和杰普特昨日上市分别上涨55.7%、33.05%,后者创了科创板首日涨幅新低。不过,这个涨幅在其他市场已是羡慕对象。比如,时隔四年重返资本市场的中手游,在港股上市首日股价仅上涨2.12%。
发行高估值的A股新股,在上市首日涨幅上仍可甩掉港股几条街。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,A股是否会像港股一样,投资者向发行方施压,倒逼估值下调,挤掉发行价水分?
香港市场历来被内地投资者认为是成熟可借鉴的,港股同样存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打新。申购中手游的资金达716亿港元,相当于本土发售计划的544倍,让中手游成为今年以来港股IPO中冻结申购资金最多的公司。中手游还被很多机构追捧,包括快手科技、哔哩哔哩(B站)、微博等。但是,716亿港元资金,去博一个2%的涨幅,这样的上市首日结果,令人感叹赚钱真是不容易。
A股和港股一样,都是机构定价,但是港股能将价格压下去。同样以中手游为例,上市之后市值65亿港元,上半年净利润达2.5亿元,动态市盈率也才10倍多一点。假设这样的公司出现在A股中小板或创业板,应该有20倍的发行市盈率,估值就有100亿元;如果上市后再涨一倍,就有200亿元。显然,在A股上市会给打新者带来收益,中签者利用一二级市场的差价,会有上万元不等的利润。这会吸引A股投资者继续投身其中。
那么,要挤掉新股发行的高估值,就要下调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价格差。现在首日涨幅下滑,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。如果时间够长,涨幅降得够低,必然会反馈到新股发行上去。其实,市场的调整,是从整个板块开始的,在次新股已调整多时。最新发行的新股涨幅下跌,只不过是引起较大关注而已。
新股发行估值调整非常必要,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要给各个环节留下利润空间,如果一个公司上市之后就要面临估值杀,必然会打击市场人气。一二级市场之间还是要留下一点点空间,不然无法活跃人气,如果市场没有什么人气,也不利于市场发展。
本类推荐
- 11-28中泰证券:邮储银行A股IPO到底哪里不一样
- 11-19“中国高铁第一股”来了 万亿级混改大幕拉开
- 11-19阿里巴巴在港IPO 为何依然与A股擦肩而过
- 11-06年内164家公司IPO获批 141家新股首发募资1587亿元
- 11-06证券时报头版评论:新股首日涨幅创新低 能否倒逼估值下调?
- 11-06汇景控股:高杠杆危局 穿透IPO
- 10-29万亿解禁潮来了 减持规则亟需打补丁
- 10-29阎岳:用好区块链 促上市公司规范发展
- 10-29周五新股申购压力最大 要防范短线出现这种走势
- 10-24午后名博看市:耐心等待变盘信号
本类固顶
- 05-08公司被举报带病IPO 该暂停首发还是咋办?
- 07-31再融资停审不停发
- 06-26次新股成反弹先锋队 如何掘金
- 06-16新股大有可为
- 03-06新三板指数产品问世尚待时日
- 02-24新三板定增迎来众筹模式
- 01-27新三板活跃度大幅提升
- 01-06新三板市场现状
- 01-05IPO年度表情(回眸·前瞻)
- 01-04江苏有线IPO巧合行业变局
- 西南证券: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注
- 给你信心给你胆:新股中签不算难
- 水皮: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
- 代表委员看证券市场改革:注册制
- 扬韬:注册制要创造什么条件
- IPO过会率有所提升 多家企业
- 地方银行小步快跑 3家进入“已
- 过会四天即拿批文 即审即发时代
- 次新股爆发点鸡年第一把火
- “宽进严出”为IPO常态化打下
- 谁是核查风暴下“撤回”的真凶
- 皮海洲:注册制务必要吸取熔断机
- IPO步伐在继续 本周11只新
- 白银有色556倍市盈率突破IP
- 顺丰上市后还能顺风顺水吗?
- 注册制压力暂缓 中小盘股迎反弹
- 公司以绕开IPO排队为目的转板
- IPO盛宴谁最受益 部分影子股
- 本周仅一天可打新股
- 梁伯韬:支持尽快推出注册制 前
- 防止“扩容恐惧症”A股需要哪些
- IPO审核趋严是伪命题
- 低价发行 炒新风险不可小觑
- 刘士余定调 IPO具备加大力度
- 新疆旅游文化企业上市获优先考虑